Elaine's Blog 朝著 senior 前進的工程師

無限滾動與分頁優缺點

2018-12-04

分頁

  • 適合用在目標導向、一些需要思考決策、有目的性的活動,例如搜尋商品,或是找尋數據

優點

  • 有停頓,讓使用者有較佳的控制感
    • 閱讀完這一頁,需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這裡有了停頓,讓使用者決定是否需要繼續閱讀下一頁內容
    • 而在找尋時,使用者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當前所處位置,已經找了多少頁了,給使用者一種控制感
    • 根據大衛•基拉斯 (David Kieras) 的《人機互動心理學》(Psychology in Psychology) 指出:「達到一個終點提供了一種成就感」
  • 快速查找過往訊息
    • 有時候要查找過往訊息,會選擇性去跳頁根據頁面訊息判斷我要找的資料的大概位置
    • 這種場景下無限滾動就做不到,只能一直加載,中間加載了很多不需要的訊息,也增加了使用者的等待時間,體驗很不好

無限滾動

  • 適合快速且隨意瀏覽的情境,也因為結構較為扁平,適合放同性質的內容
  • 由使用者產生的內容以及圖片內容都相當適合無限滾動,特別是在手機、平板

優點

  • 操作簡易快速
    • 不用過多瞄準點擊的操作,只需滾動,就能有新的內容,操作效率較佳
    • 而且在手機上,滾動也比點擊來得方便
  • 流暢的體驗,可以持續瀏覽內容
    • 在滾輪滾動的同時,背後也悄悄開始預載窗口下方的內容,使用者可以無縫閱覽,比較容易沉浸其中,不像分頁,點擊完下一頁之後,需等待頁面載入
    • 適合運用在沒有特定目的的活動上,無聊的時候,可以打發時間的隨意瀏覽,例如 Facebook、instagram
    • 無限滾輪架構也相對扁平,適合展示相同階層架構的東西,而圖片就是最好的內容物,因為視覺的信息比較文字更快被人所接收,我們總是能很掃射完圖片
      • Pinterest 就是利用無限滾輪的特點,不停給予各式圖片,供設計師快速找尋靈感、給予源源不絕的刺激

缺點

  • 難以回溯、確認數據位置
    • 在一個超長的頁面中,如果要再往回找自己之前看過的東西,會很難尋找,不知道它的位置,不像分頁,可以記得內容是在第幾頁
  • 找尋想要的特定信息時,較無效率
    • 無法略過不必要的內容,直接跳頁看
      • 在拍賣網站購買物品時,下完關鍵詞,選擇價格排序後,往往最前面幾筆和最後面幾筆的數據,基本上都是和自己想買的對象不相關(有些賣家故意會用 0 元或 99999999 元,爭取最佳排序位置),這時候可以跳頁就變得重要,當然多下一些過濾,也可以幫助找到數據
  • 占用瀏覽器過多的資源
    • 單一個頁面中,不停加載新的內容,容易導致瀏覽器負荷過高,網頁效能降低
  • 滾動條的長短及位置,無法正確表達內容長短
    • 過去還沒有無限滾輪時,無論是網頁,或是軟體,滾動條長度具有暗示數據內容多寡的效用,我們也會看滾動條的位置,去了解還剩下多少數據在下方未讀
    • 但無限滾輪因為頁面長度會隨著滾動行為不停增長,滾動條長度和位置會不停變化,失去提示作用
  • Footer(頁腳)變得很難使用,甚至無法使用
    • 當滾輪滾動時,頁面會自動加載更多內容,把 Footer 再往下推,消失於窗口中
    • 常常有這樣的經驗,原本想要閱讀 Footer 的信息,結果看到一 半,就被加載的信息推走,我又往下滾動,然後又再度被推走,整個無法控制
    • 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試著和 Dribbble Designers 頁面,與 Footer 玩追逐戰
    • 解決方法:
      • 固定 Footer、要麼將連結移到頂部或側欄,例如 Facebook 將所有連結從頁腳移到右邊欄
      • 使用一個加載按鈕來加載內容,新內容在使用者點擊 More 按鈕之前不會自動加載。這樣使用者就可以輕鬆地看到你的 Footer 而不用去尋找它

何時使用分頁/無限滾動?

  • 只有少數情況下無限滾動是有效的
  • 無限滾動最適合信息流網站和應用 (Twitter、Facebook、Pinterest、Instagram)
  • Google 經驗
    • Google 圖片使用無限滾動,因為使用者能夠比文本更快地掃描和處理圖片
    • Google 閱讀搜索結果使用分頁瀏覽,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 Google 搜索結果仍然使用更傳統的分頁技術

參考資訊


Con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