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方格理論:你是哪一型的領導者?
前幾天去上了陳宗賢教授的「中階主管極限啟動班」,教授有提到「管理方格矩陣」,讓正處於迷惘的我更了解自己的領導風格,並且知道自己可以努力的地方,更確定自己的方向!
什麼是管理方格理論?
管理方格理論(Managerial Grid Theory)由 Robert R. Blake 和 Jane S. Mouton 於 1964 年提出,是一種描述領導行為的理論模型。它是根據兩個維度來分析領導風格:
- 對人的關懷(Concern for People):你在意團隊成員的需求、動機與福祉的程度
- 對工作的關注(Concern for Production):你重視績效、產出與目標達成的程度
這兩個維度構成了一個 9x9 的方格,橫軸是對工作的關注,縱軸是對人的關懷。理論中定義了五種典型的管理風格
五種典型領導風格
管理風格 | 坐標 | 說明 |
---|---|---|
貧乏型(Impoverished Management) | (1,1) | 不關心員工也不關心生產,缺乏積極管理,通常組織效率低下 |
鄉村俱樂部(Country Club Management) | (1,9) | 很關心人,但對績效要求低,團隊氣氛好但成效可能不佳 |
生產或破壞型(Authority-Compliance Management) | (9,1) | 專注績效與結果,忽略人員需求,適用於高壓或危機管理 |
中間型(Middle-of-the-Road Management) | (5,5) | 嘗試在關心人與關心工作之間取得平衡,但效果可能平庸 |
團隊型(Team Management) | (9,9) | 高度關注人與工作,被視為最理想的領導風格,能激發最大潛能與績效 |
應用實例與反思
你可以思考以下問題,幫助自己或團隊理解此理論的實際意義:
- 你目前的領導風格落在哪個象限?
- 在什麼情境下,你可能需要從一種風格轉變為另一種?
- 團隊型領導真的適合每一種組織嗎?
🔍 舉例:在新創公司快速成長期,可能會傾向任務導向型 (9,1),但在穩定期或高流動率的產業中,則需更強調人的關懷。
結語:理想的領導,從自我覺察開始
管理方格理論提醒我們:領導力不是單一面向,而是在人與事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。真正優秀的領導者懂得依情境調整風格,也願意持續自我檢視與成長。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